当前位置:首页  >>  赛事活动  >>  正文

情怀弥久创新不渝 记海口市秀英“迎春杯”篮球赛十五年蜕变

发布时间:2019-02-12 09:27:49     来源:爱动体育网     点击:1392

  爱动体育讯    海口市秀英第十五届“迎春杯”篮球赛日前在龙华区玉沙村圆满落幕。15支队伍在新春佳节里为秀英地区的父老乡亲送上了一道体育大餐,苍西村队最终夺冠,成为继滨濂村队后第二支在该项赛事中五度封王的球队。



  创办于2005年的该项赛事至今已经持续举办了15届,这在海南村级赛事中十分罕见,它已经成为海口市秀英地区村民过年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赛事活动的意义早已远远超出体育比赛的范畴,成为15村人文化传承和凝聚力的重要载体。


  15载风雨兼程,15载初心不变,15载岁月芳华,15载辗转轮回。点滴岁月如影如梭,记者探访15村的篮球故事,回眸历史,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秀英迎春杯篮球赛迎来它的十五岁生日

 
  

  追根溯源 15村与篮球结缘 


  

  今年“迎春杯”篮球赛在玉沙村举办。与往年一样,在海口玉沙村、业里村、滨濂村等面积不大的村庄篮球场周边挤满了围观的观众。他们将球场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结实,不挤进去根本看不见里面究竟是何等热闹。在这没有暴扣、没有灌篮,但场边的加油助威声丝毫不逊于一场职业篮球赛事。

观赛村民将篮球场里三层外三层围起来

  

  赛场上,代表各村的队员受到观众热捧,运球、突破、急停、跳投,使出浑身解数打出精彩比赛。赛场下,各村拥趸一呼百应,组成强大助威团声嘶力竭。在这万象更新,春意盎然的季节里,如此场景在海口市秀英“迎春杯”篮球赛的赛场上随处可见。


  秀英15村人为何喜欢打篮球过年?这一切都源于2005年的春天。海口市篮球协会副主席、秀英“迎春杯”篮球赛组委会名誉副主席、今年69岁的柯行生,参与了该项赛事的创办,并见证了赛事15年的成长历程。

第一届赛事在滨濂村举行

  

  柯行生告诉记者,由于海口市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15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逐渐走向富裕,15村的村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篮球运动成为了15村村民新的精神追求。对村民们来说,打篮球过春节既热闹又锻炼身心,同时加强了村与村之间的团结,总比雀坛聚赌酗酒当歌要强。“调动起村民们的参与积极性,村里的一些生活陋习就改变了。”柯行生说。


滨濂村篮协办公室展示的奖杯和锦旗

  

  15村并非村落的名字,而是原秀英15个村庄的简称。原赛事组委会主任吴鸿海介绍:“之所以将赛事称作秀英‘迎春杯’篮球赛,这是原秀英地区的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分的问题。原来秀英地区的15村在海口市行政区划调整后,目前分布在秀英区和龙华区,但15个村庄大家同根同源,血脉相连,赛事名称冠以秀英‘迎春杯’,能得到绝大多数15村人的认同。此外,赛事之所以能够办起来并不断延续至今,与15村深厚的篮球底蕴密不可分。”

耄耋老人也是秀英“迎春杯”篮球赛的常客


95岁高龄的琼崖纵队老红军符春梅是秀英迎春杯篮球赛的忠实球迷

  

  聊起这项赛事,吴鸿海有道不尽的故事。他说:“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秀英地区的篮球氛围非常浓厚,有些村落已建有篮球场,滨濂村更是率先于1997年设立篮球协会。尤其从1997年到2004年之间(15村篮球赛赛事组委会还没有成立),各村的篮球氛围都非常好,几乎日日有赛事,周周有活动,围观的村民非常多,村里男女老少都会来观赛。我们当时就意识到,要是将15个村篮球赛办起来,必定会对农村文体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十届秀英迎春杯篮球赛比赛现场


  

  “2005年,多个村的参赛热情高涨,我们审时度势马上召集了部分村庄的领导和热心人士讨论如何举办篮球赛。”吴鸿海说,“在滨濂村篮球协会的牵头下,滨濂村、滨涯村、秀英村和书场村4个村庄率先筹办秀英‘迎春杯’篮球赛。首届赛事的成功举办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往后不断有村庄主动要求加入。”

第十二届迎春杯篮球赛比赛现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赛事一开始得到了原海南省政协常务副主席、海口市篮球协会永久荣誉会长张海国的关注和支持,并出任组委会永久荣誉会长。在其倡导和支持下,秀英“迎春杯”篮球赛正式组织运营,不断发展壮大。


  从2005年至今,滨濂村、书场村、滨涯村、秀英村、水头村、业里村、永庄村、向荣村、周仁村、苍西村、新村、头铺村、苍东村、儒益村和玉沙村15个村庄全部参与了赛事的承办,每年春节15个村轮流承办赛事也已成为了“约定”,明年又是一个新轮回的开始。


  

  回忆起15年前筹划办赛的情形,赛事组委会副秘书长李文伟历历在目,感触颇深。他说:“书场村从上世纪60代起,村里就有篮球场了,但是一直以来没有一个很好的契机将村里的篮球气氛调动起来,球场的设施也日渐老旧。直到秀英‘迎春杯’篮球赛办起来,我就知道我们村篮球发展的机会终于来了。”


  “我们作为参与方参加了第一届赛事,而第二届赛事我们作为东道主承办,不仅有动力还有压力。”李文伟说。当然,首次办赛缺经验,定然会有不少奔忙辛苦。让李文伟印象最深、最苦恼的是如何将开幕式办得有声有色,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为赛事添彩。“当时省、市(区)的领导都非常重视我们的比赛 ,就想着开幕式必定要隆重,农民篮球也可以很高大上。于是所有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嘉宾、运动员和裁判员均是盛装出席,开幕式流程也按照省级赛事规格来走,注重仪式感。”往后的赛事中,赛事开幕式内容越来越丰富,村民们提起“迎春杯”乐此不疲,赞不绝口。

第十三届秀英迎春杯篮球赛比赛现场


  

第十四届秀英迎春杯篮球赛比赛现场


  

第十五届秀英迎春杯篮球赛比赛现场


  


  

  珍惜当下 篮球维系15村文化传承


  秀英“迎春杯”篮球赛经过15年的发展,早已经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赛事,它已成为维系15村文化传承和凝聚力的精神纽带。


  在秀英“迎春杯”篮球赛的场边,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年幼孩童,他们早已习惯于看篮球过大年。符春梅是琼崖纵队的一名老红军,今年95岁高龄的她同时也是秀英“迎春杯”篮球赛的铁杆粉丝,每年组委会都会邀请她到现场来观战。



  年逾古稀的玉沙村村民冯伯告诉记者,每年“迎春杯”是乡里村民聚会的黄金时间。据了解,冯伯年轻时便经常跟着村里的叔叔伯伯们打球。至今,无论时间早晚他都会到村里篮球场打球,不图胜负,只求尽兴,篮球已成了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赛事将十五村各村级干部联系在一起


  

  15年来,“迎春杯”篮球赛给15村最直观变化是村村均兴建起标准的篮球场。“以往有些村庄的篮球场是泥土场,打一场球,吃一嘴泥。自从各个村庄轮流承办‘迎春杯’后,各村积极兴建球场,从砖铺的变成水泥的,再到现在塑胶的篮球场。”吴鸿海开心地说。


  据介绍,随着赛事规模壮大,各村村干部及时成立了秀英15村篮球赛组委会,组委会委员是各村村长及党支部书记,且每个村都派出秘书长。各村村干部充分发挥了“志愿者”的精神,通过他们的穿针引线,把15村的篮球队组织在一起参赛。村与村切磋球艺的同时,彼此间相互交流、沟通,增进了村与村之间的感情,展现了秀英“迎春杯”篮球赛和谐、友谊、进步的宗旨。

赛事开幕式现场各领导嘉宾相见甚欢

  

  组委会副秘书长吴佩雄对篮球改变业里村年轻人精神面貌倍感欣慰。据他介绍,在业里村参加秀英篮球赛前,其他村庄对业里村村民的印象是较差的。他打趣说道:“我跟你讲,当时就连出租车司机听乘客说要来业里村的,直接就说不去!可想而知,大家对业里村的印象是非常不好。”吴佩雄说。


  为此,业里村村民决心用篮球运动改变自己在民众心中形象。从第二届赛事开始,业里村组队连续参加了14届赛事,让吴佩雄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首次参赛时的情形。他说:“当时我们心里憋着一口气,决心要在比赛中赛出我们的风格,让其他村庄也看看我们年轻人的精神面貌。在一场比拼中,我们赢了传统强队滨濂村1分,当时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



  

  回忆当初,仿佛一切都恰似眼前。业里村在2008年斩获第四届冠军。首次品尝冠军香槟的他们一改往前大家对他们的形象。李文伟感慨:“一时间,我们所有人都被业里村年轻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所感动,这就是篮球赛给我们带来的实实在在变化。


  篮球拉近了15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促进了各村的经济发展。赛事组委会副秘书长陈允义直言,自从各村村干部因秀英“迎春杯”篮球赛联系在一起后,各村的经济活动开始有了往来。在他看来,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借助有效的载体,拉近邻里关系、干群关系,秀英“迎春杯”篮球赛就是一种很好的凝合剂。


  

  篮球也深刻地影响了各村的年轻人,由15村各队精英球员组成的15村篮球队,2011年开始参加海口市篮球联赛,至今从未间断。“我们以秀英‘迎春杯’篮球赛为抓手,大力发展15村的篮球运动。当然,我们除了自己搞篮球赛外,还注重走出去,让我们的年轻球员参加海口市篮球联赛。15村队员参加海口市篮球联赛,在与高水平球队较量中提高球技,同时也展现了15村人良好的精神面貌。比赛不管输赢,我们的队员赛后都会主动跟对方球员握手,表示友好,离开球场时会也将自己的坐席收拾干净,15村篮球队也因此在海口篮球圈中拥有极好的口碑。”吴鸿海说。

十五村村民组队参加市级联赛




媒体对秀英十五村球队的关注


  打造品牌 成为我省农民体育的典范


  秀英“迎春杯”篮球赛从创建之初便提出采取规范模式来运作,将赛事品牌打响,扩大赛事影响力,使其成为我省农民体育的一面旗帜,为海口市乃至海南省全民健身工作贡献力量。


  裁判长孙生勇参加了15届赛事的裁判工作,他看着赛事一年比一年壮大。他说:“赛事举办到第四、第五届的时候,我就预感到赛事会越办越好。为什么这么说呢?从专业角度来讲,赛事设有组委会,成员均是各村级领导,有组织、有纪律。既然如此,裁判队伍的执裁能力也要跟上呀。为此,每年的裁判队伍中均少不了国家一级裁判参与,这是堪比省级、市级联赛的裁判阵容了,极大保障了赛事竞赛水平。”



  海南省篮球协会副主席、本届赛事技术代表田东称,他从2006年开始关注秀英“迎春杯”篮球赛,按照他的话来说,赛事竞技水平不亚于省内各类大小品牌篮球赛事。“一个村级篮球赛能这么长时间延续下去,这在国内都是少见的。并且随着逐年发展,赛事竞赛水平越来越高,村与村之间的实力相当,对抗非常激烈很是精彩。”田东说,“秀英15村篮球队是海口市篮球联赛的常客,他们的竞赛水平提高了,精神风貌提升了,会直接对市级联赛产生积极影响,对于他们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国际级裁判员汪梅曾执裁赛事

  

  今年32岁的玉沙村队队员陈明全和28岁的秀英村队队员王德弘均是第五次参加“迎春杯”,可以说他们是跟着篮球赛一起成长起的一代年轻人。从“观众”变成“队员”,赛事的篮球精神和品牌形象对他们带来了积极影响。“作为参赛的一员,相比结果我更看重比赛过程。我享受球赛带来的和谐、友谊、进步的篮球精神,做人也应拥有如此豁达、温暖的精神品格。”陈明全说。


  

秀英村队队员王德弘(左二)

  

  赛事品牌的塑造与省、市(区)各级政府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支持分不开。据了解,在历年赛事中,省、市(区)领导都亲自出席开、闭幕式,支持球赛。海南知名企业和社会热心人士积极赞助赛事。其中有各村的企业代表,也有为村里发展做贡献的职工干部,大家都有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海口市秀英“迎春杯”篮球赛越办越好。



  展望未来 秀英迎春杯”在创新中求发展


  “15年一晃就过去了,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周期,秀英‘迎春杯’篮球赛不断在寻求突破,借助互联网技术来扩大赛事的影响力,是我们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新接任赛事组委会主任的陈书传说。


今年,第十五届赛事由玉沙村承办,开幕式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吸引了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本届组委会执行主任、海口市龙华区玉沙股份合作经济社董事长陈新利在总结本届赛事时坦言:“今年是赛事重要的15周年大庆(每个五年为大庆年),除了开幕式,我们还特别准备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汇演,给15村的百姓带来一场视听盛宴,为赛事画上圆满的句号。





每年的开闭幕式文艺表演是人们非常期待的一个环节

 

  酒香也怕巷子深,15村人在把赛事活动办精彩的同时,也十分重视赛事的宣传推广。10多年来,赛事得到了包括省级、市级主流媒体的持续关注与报道。在新媒体兴起后,从2017年开始,爱动体育网受邀已连续3年对赛事进行了视频直播,吸引了众多网友在线观看,快速及时的图文报道也扩大了赛事的影响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推出的现场抢红包和看直播抢红两大互动环节受到观众的热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赛事营造了线上线下都热闹的氛围。

第十五届赛事开幕式表演增加花式篮球表演,为传统赛事添时尚元素

  

  作为年轻的苍西村村民,王文周从小就关注“迎春杯”篮球赛。他说,每年的开闭幕式,表演节目一年比一年新颖,今年还能在现场抢到现金红包,又接地气又时尚,我和我的好多兄弟都玩得很开心。


  “赛事组委会希望根据参赛队员和观众的需求,与时俱进,借助‘互联网+体育技术’‘体育娱乐+时尚元素’给他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为传统的村级篮球赛事注入新的生命活力。”对于今年赛事的营销推广,陈书传总结说到。据他介绍,赛事即将进入新的15年周期,组委会将根据当下最新情况对赛事进行创新,同时提升服务质量,为15村篮球队员和观赛群众谋福祉。


  回看15年来“迎春杯”的成长历程,它对丰富群众文娱生活,互相沟通,增进友谊,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有力助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陈书传强调:“未来,我们将以赛事为契机,围绕社会文明大行动工作总体目标,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工作中去。同时,我们也呼吁政府相关部门继续给予赛事大力支持,共建文明和谐社会。”

第十三届赛事实现网络直播,并有解说嘉宾

  

  15年弹指一挥间,15村老一辈篮球人张海国、柯行生、吴鸿海等的倡和支持是赛事发展的原动力。现如今,迈进新时代的秀英“迎春杯”篮球赛正在得到传承,在创新中科学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个15年新周期,15村还将因篮球而改变。

赛事对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有作用


从历届赛事秩序册看赛事变迁(部分)











赛事工作证展示


赛事积累的录像资料


  (爱动体育网报道  文/梁美娇、周才能  图/组委会供图)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属 海南爱动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严禁任何媒体、网站、认证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转载。
琼ICP备20000269号